对于应届生校招求职而言,工作\实习经历是简历中的重点内容。
HR可以通过这部分的内容来判断你是否与应聘岗位所匹配,能否胜任该岗位。
如果相关实习经历符合岗位招聘要求的话,通过筛选的几率很大。
而且在工作实习经历的时候,也讲究方法的,千万不要一堆文字堆砌。
1、岗位相关原则
千万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实习经历全部罗列出来,这样很容易让HR在筛选简历时找不到重点。
因此在写工作实习经历的时候,应该遵循岗位相关的原则,将与岗位相关的经历重点突出描述,不相关的可以不写。
比如应聘新媒体专员,那么类似于担任英语老师、或者推销员就尽量别写上去。
首先,我们要分析目标岗位,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那这些能力,我们又可以分为
-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
-综合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性格素质:胆大的还是内敛的?喜欢挑战性工作的还是更喜欢循规蹈矩的?喜欢与人打交道还是更喜欢与事打交道?思考问题是发散性的还是目标性很强的?
我们可以发现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其实对应的就是我们的专业背景或者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的行业\岗位知识。(如果是跨专业求职,有的专业知识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学,那自学的经历也是可以写在简历上的)
综合方面的能力,其实都是一些软性能力,是可以迁移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我在校内社团经历中也可以锻炼到,在校外实习经历也可以锻炼到。所以我们在写经历的时候就是要找到过去经历中能证明我们具备这方面能力的重点事件,重点突出就呈现。
比如A同学的求职目标是HR专员,她过去在社团的工作中有活动策划、有社团纳新、有外联赞助、有统筹协调、有新社员培训。
那针对她目前的求职目标,描述她社团工作经历的时候,我们就要把社团纳新和新员工培训这2个工作,作为重点来呈现,因为这2个工作内容和HR的工作内容是有相似之处的,招聘和培训也是HR这个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而其他方面的工作,可以作为锦上添花的内容呈现在这段经历中。
至于性格素质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在自我评价中去找一个切入点呈现。归纳一个自己与岗位有关联的性格特质,然后找一件事证明。
2 、“PAR”法则

PAR法则的基本涵义如上图所示,其实质就是要求大家在写工作实习经历的时候,不仅要描述出工作目标、内容、所扮演的角色,更要描述出工作业绩。这样的描述方式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3、用数字说话
在工作实习经历的描述中,用数字来突出成绩的作用很明显
举个例子
在xx平台的运营中,通过你的努力,在几个月内,涨粉500个,达到10w+曝光量;
总之,尽量将自己的成果付出量化,具体化
4、“STAR”法则
最好用的肯定是【STAR法则】

它能让我们把一件事阐述的很清晰,让听(看)的人接收到我们传递的最大信息量,同时也会显得我们很有逻辑性。
具体在简历中怎么用呢?
比如我们在大学期间,有过一段发传单的经历,那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框架来描述:
l 宣传背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
l 宣传目标:主要需要覆盖哪些人群,计划覆盖多少?
l 宣传动作:自己通过哪些渠道派发传单?
l 宣传结果:派发量多少?最后活动参与程度如何?
那如果是一段实习经历,我们的工作内容可能涉及多个模块。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框架来呈现:
l 实习背景:简单介绍一下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如果是知名度很高的公司,可以省去这个介绍)
l 渠道开拓:为了XX,通过XX方式,开拓了XX渠道(基本上一句话里面交代了T-目标、A-行动、R-结果)
l 简历筛选:根据XX原则,处理XX、XXX岗位的投递简历,有效帮助HR主管提升了工作效率
l 面试邀约:观察候选人面试前常问到的问题,汇总成FAQ,提前将FAQ以邮件形式发送给候选人,增强候选人对公司的好感度,面试邀约率提升了XX%。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简历上工作经历怎么写?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