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二届“新师范+教育信息化2.0”高峰论坛在岭南师范学院顺利召开。
本次论坛在广东省教育厅、湛江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岭南师范学院、湛江市教育局联合接力出版社等同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教育部、省教育厅等职能部门领导和来自师范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知名文化科技企业代表等二百多人参会,探讨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状态下,师范教育与教育信息2.0进一步深度融合的思路、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
图:第二届“新师范+教育信息化2.0”高峰论坛现场
论坛以“新师范+教育信息化2.0”为主题,设有“(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与培养机制”“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和“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三个分论坛,围绕如何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推进学科建设与教师人才培养,打造多方面推动师范教育发展的主题进行讨论。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通过高质量学科教育,源源不断输送不同层次的人才。
论坛着眼于人工智能视角,从对师范专业建设的挑战、知识自动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模式创新、师范生素养的培养与实践等多个角度,论析、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新师范教育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思想激活传统教育理念,如何紧抓时代潮流机遇,实现新师范教育的跨界超越。
图:岭南师范学院院长 兰艳泽
在岭南师范学院兰艳泽院长的主持下,会议顺利召开。在会上,教育部教育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以“用信息技术赋能,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题,从信息技术变革时代背景出发,探讨师范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
图:教育部教育工作司司长 任友群
首都师范大学樊磊教授强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他围绕课程属性、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分析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规划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可以从国家课程、融合课程和专题课程多角度入手,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有效地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核心素养。
图: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樊磊
记者了解到,接力出版社作为国内高度关注新一代人工智能对少儿出版和教育影响的出版社,同时也是本次论坛的合作单位。
论坛期间,岭南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杨俊杰院长与接力出版社谢志磊副社长共同签署“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依托接力出版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媒体出版资源和岭南师范学院的教育资源,合作共建“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基地”,并由接力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向岭南师范学院授牌,打造“未来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粤西人工智能教育的人才培养创新高地。
图:接力出版社谢志磊副社长(左)、岭南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杨俊杰院长(右)
接力出版社于2019年延请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徐志伟研究员,带领来自教育领域的专家、名师,精心研发了中小学《人工智能》系列教材(3—9年级),并通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的初审,2020年9月荣获中国出版协会颁发的“出版融合创新优秀案例暨出版智库推优”奖。
图:“出版融合创新优秀案例暨出版智库推优”证书
本套教材是帮助师范院校、中小学学校实现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与转型的有效抓手,它基于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核心理念,以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行为智能和认知智能四大模块内容为主线,融入了计算机、工程与技术、数学、逻辑、概率、统计、生物、物理、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结合软硬件等配套教学工具,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形成系统、完整、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接力出版社研发配套的人工智能师资培训教材,能有效帮助教师从业者结合人工智能学科特点和探究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的教育特色进行课程实践,为其提供专业的知识储备与前沿的课堂教学方式。
图:接力出版社《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全11册)
岭南师范学院认为,本次与接力出版社的合作,将有效推动和发展人工智能师范教育,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是未来产业竞争的核心领域。师范教育革新,就必须把握重大历史机遇,立足当前,高瞻远瞩,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教育水平,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寻找新的突破,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基础。人工智能教育,正在路上。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刘丽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新师范+教育信息化2.0”高峰论坛|《人工智能》助力人工智能教育实现跨界发展-人工智能与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