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几个二十年前的故事。
故事(一)
二十一年前,那时我刚大学毕业,有次去市气象局采访,采访的内容是关于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气象局预报科的负责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并打开电脑,对着卫星云图侃侃而谈,一阵分析,听得我个刚进社会的小伙子频频点头,佩服不已。
结束采访,该同志送我到门口,忽然对我说:“记者同志,我提个要求行不?”
我很诧异:“某科长,你尽管说。”
他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这个新闻是只是今晚播出吗?明天能不能不要重播?”
故事(二)
2000年左右,惠州日报社还在荔浦风清办公,报社门前有一排公告栏,上面贴着当天的报纸,以及其他一些信息,当然也包括每天更新的天气信息。
有天,我正在那一带闲逛,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我赶紧飞快跑到那公告栏下躲雨。虽然已经全身湿透,我还是庆幸自己找到了躲雨的地方。正高兴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位不知哪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撑着雨伞疾步而来,也跑进了报刊亭。
我正纳闷,都打着打伞还躲什么雨?只见那人从口袋里掏出半截粉笔,开始修改通告,我大吃一惊,赶紧去看他要修改什么,只见公告栏上赫然写着:今日天晴。
工作人员三两下就把“天晴”二字擦掉,改成“大雨”二字以后,撑着伞飘然而去。
故事(三)
2001年,当时我负责旅游版块的采访,某日接到一个任务,采访一个“外国人游惠州”首发团活动。
活动开始的时候,城市万里无云,西湖鸟语花香,外国友人兴致盎然。然天有不测风雨,接近中午的时候,忽然天空乌云密布,才几分钟时间,倾盆大雨就来了。
我们的队伍正走在九曲桥上,大伙赶紧找地方躲雨。我当时心急如焚,因为我还扛着二十斤重,当时价值二十多万的摄像机,这家伙娇贵的很,可不能淋雨。
我快速越过几个人往前跑,忽然眼前一黑,一座大山,不,一个人挡在我前面。我定神一看,原来前面是一美国中年妇女,身高只有165左右,体重足有三百斤。如此大的横截面刚好把九曲桥窄窄的桥面堵了个严严实实。
因为体型庞大的缘故,这位女士行动还特别迟缓,要不是因为她是国际友人,我恨不得把她推到西湖里去。没办法,在瓢泼大雨中,一群人就这样跟着这位女国际友人慢慢往前走。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大肥鸭带着一群小鸭子在大雨中列队,慢慢挪动。
回到单位,我全身湿透,还好,我用衣服把摄像机包的严严实实,摄像机没有损坏。
故事(四)
大约2022年,或者是2003年,端午节,西湖里正举行龙舟赛,锣鼓喧天,人身鼎沸。
最紧张的决赛来了,一声发令枪响,数只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西湖岸边顿时欢呼四起。
忽然,瓢泼大雨又至,岸上人发一声喊,四散找躲雨的地方,连主席台上的人都跑了,留下空空荡荡的椅子整齐排列着淋雨。
可湖里的龙舟还在向前冲刺,大雨弥漫,岸上的人也看不清哪支队伍领先了,也没人去留意这个了。
忽然湖中间一阵喧闹传来,把大家注意力又吸引过去。原来,大雨之中,两条龙舟失控撞在一起,两条船上的人顿时火冒三丈,干架了。好像是水口龙舟队和陈江龙舟队打在了一起,水口人略为彪悍,陈江老板们且战且退,在西湖上又上演了另一场龙舟追逐战。
后记,天有不测风雨,贵人出门,需多备雨具。如果喜欢,也请关注我公众号。
谢谢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讲几个惠州下大雨的故事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