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 龙应台:《目送》(散文)

原标题:名家名作 | 龙应台:《目送》(散文)

名家名作 | 龙应台:《目送》(散文)

目 送

文/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

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作者介绍

名家名作 | 龙应台:《目送》(散文)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花。1974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34岁第一次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龙应台“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道尽人生哲学

目送,可以理解为一种告别。

“我”目送父亲的逝去、儿子的离去、母亲的老去,酸涩塞满整个胸腔:生老病死,离去乃是人间常情,“我”不能追,也不必追。

《目送》用干净的文字娓娓诉说人世间朴素的亲情,看似平静无波澜,深思却惊涛骇浪。我们会为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生老病死而心酸,会为孩子不再依赖而倍感失落,但这就是人生常态。

倾诉爱的眷恋

《目送》中朴素无华的对话是作者的生活映照和体验,但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每天都在经历着的简单日子?

名家名作 | 龙应台:《目送》(散文)

父亲年轻时赚钱养家,培养孩子读书,一心只为拉扯孩子长大;老去时却因为生活打磨的痕迹和光鲜亮丽的子女形成鲜明对比而感到羞愧。

名家名作 | 龙应台:《目送》(散文)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通过对世界的触摸获得自己的三观,会对父母的“教训”产生”叛逆“心理”。

名家名作 | 龙应台:《目送》(散文)

衰老的母亲失去了丈夫,像个小孩子一样依靠自己。

面对此情此景,“我”的选择是?

名家名作 | 龙应台:《目送》(散文)

关怀理解

《目送》中“我”做出的选择,正启示读者如何面对人际关系的转折点:面对老去的父母,请理解他们的脆弱并关怀心灵的依赖;面对急于挣脱父母怀抱的孩子,不妨给他们点耐心,学会放手。

《目送》既是一本“生死之书”,更是一本人生之书,指导你我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

END

荐读 | 茶亦醉人何须酒,诗亦幽香无需花。

来源 | 鲁矛文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名家名作 | 龙应台:《目送》(散文)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3795.html

(0)
上一篇 2024-06-10 13:04:25
下一篇 2024-06-10 13:05:21

相关推荐

  • 50句创意满满的端午节文案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2、夏色倚青艾,粽香礼佳人。 3、阅遍世界,“粽”情湖山。 4、 泛舟山海,粽情自然 5、最好的味道,要给最“棕”要的人。 6、粽叶飘香五月五,浓情端午共安康。 7、端午出行,一抹搞定,不必裹的和粽子一样。 8、无界人生,粽享人生每一味。 9、一粽一寻念,一叶一始端 10、五粮美酒桌上放,处处浓香庆端阳。 11、万水千山“粽”是…

    2024-06-10
  • 六一儿童节,写给小朋友的话

    儿童节是一个有趣的节日,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在节日的时候,我们给孩子们送上一份祝福,那么儿童节写给小朋友的话是什么呢? 孩子的眼睛最无邪,看到的全是快乐,孩子的心灵最纯净,感觉的全是幸福,孩子们不妨用童眼看看生活,用童心感知生活,愿六一快乐! 眼中多一分童真,交际多一分简单;生活多一点童趣,人生多一分快乐;做人多一点童心,心灵多一分单纯;儿童节,愿你收获简单…

    2024-06-10
  • 如何写好一份市场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是就市场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加工后形成的书面材料,是市场调查过程终结的体现。 市场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用户和市场活动的真实情况,对市场的购买力、购买对象、购买习惯、购买心理等方面的各种情报资料,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搜集、管理、分析和研究。 市场调查的内容广泛,有市场环境调查、市场需求调查、商品资源调查、…

    杂谈 2024-06-10
  • 本周社区精选:人像摄影的新尝试——美科85 1.8镜头测评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玩摄影也有好几年了,一直羡慕着别人一手 85,一手 135,噼里啪啦激情拍摄小姐姐的场面。而且苦于囊中羞涩,一支 50 走天下也好几年了。拍多了,喜欢的东西久而久之就腻了。是时候给自己快降温下来的激情添些柴火继续烧了。 hello,大家好,我是飞行棋同学。一名从事摄影摄像相关工作的非正经数码博主。正如前文所说,新手村的打怪升级…

    2024-06-11
  • 【学英模·谈体会】学习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二)

    厚德固法 公心为民 开栏语 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宣传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弘扬英模精神,汲取榜样力量,固阳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学英模·谈体会”专栏,持续刊发全院干警学习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感悟体会。 ★ 鲍卫忠同志翻越沧源的山,蹚过沧源的河,用脚步丈量边疆,他用生命守…

    2024-06-1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