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是新时期的先进代表,特别是我们从事“三农”工作党员干部的学习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爱”、“干”、“俭”、“廉”四种精神品格,践行宗旨,心系群众,勤奋务实,锐意进取,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一腔情怀,突出表现在一个“爱”字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很多事实表明,我们基层干部只有“以百姓心为心”,“忧民之忧”解民之忧,“急民之急”办民之急,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对待群众,群众才能信任你支持你拥护你,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干大事、创大业。率先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三农奔小康”活动,为农业农村农民解决问题万余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要学习他务实进取、敢于担当的创业精神,突出表现在一个“干”字上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他的身上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与韧劲,有“事事我曾抗争,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胸怀,有“干就干出个样来”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必须顺势而为、迎难而上,以“钉钉子”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事创业、奋发有为,唯有如此,才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民的成绩。
三、要学习他艰苦朴素、严格自律的良好作风,突出表现在一个“俭”字上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作风。“成由节俭败由奢”,节俭应该成为机关单位的名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在反对“四风”、践行宗旨的前沿,在直接接触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主战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都体现和代表着我们党的作风和形象。因此,我们必须把心思精力用在改革发展上,把资金、资源花在刀刃上,用自己甘心过“紧日子”换来群众过上好日子。俭以养德,俭以励志,俭以为民,方能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四、要学习他公而忘私、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突出表现在一个“廉”字上
我们党员干部,要以为标杆,时刻警醒自己,时刻强化和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用良好的形象和作风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掌声。
群众是天,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是地,群众是我们生存的土壤和根基。群众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于海河把对群众的情感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他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们,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最重要的一条是他身上那浓浓的群众情结,这种情结就是心系群众、情牵人民,就是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就是为群众负责、为群众谋利、为群众工作。我们每个“三农”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应具备这种群众情结,有了这种情结,我们无论做任何群众工作、都会无往而不胜;有了这种情结,干部和群众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才能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人民的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