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何写好分析报告》这篇文章发布后,有读者留言说希望能举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也有读者催更,因此我不得不加快步伐,满足大家的需求。
上一篇文章总结:一份好的分析报告要关注不同水平的读者,要有清晰的框架,要对数据有解读,有可视化处理,注重分析过程的逻辑性,以深入理解业务为基础,给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注重数据和证据等等。
本篇以《IP引进分析》为例,重点讨论分析框架,围绕分析过程的逻辑性,给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的重要性展开。一篇报告,如果没有清晰的分析思路,码再多的字,都是无用的,因为分析报告非常需要具备逻辑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组数据:
在畅销榜前50的游戏中,有IP的比例在75%以上,近一年内甚至超过了80%。这些IP包括游戏IP(单机、端游、手游),前作IP、动漫IP、音乐IP、影视IP、偶像IP等等。
通过这些数据,IP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款有IP的游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必然能免费带来一定的新增用户数,相当于把用于买量的市场费投入到IP购买中,其投入比直接买量的性价比可能更高。这是为什么有很多公司研发游戏时会考虑IP的原因。
如果有这么一个需求:一家公司考虑引进某动作类单机IP改编为手游,需要评估引进的可能性。你会怎么思考,怎么做?
接到这个需求的时候,我的主观感受是:动作类单机游戏IP的改编是最困难的,因为玩家习惯通过操作来越过障碍,而不是付费或者策略,而操作这种东西又是玩家自己的天赋,分享都很难分享,作业都没法抄。
但是,我们做数据分析,不能仅凭主观感受,需要有客观的分析过程。
分析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IP的认知度和粉丝行为调研
本质上就是需要对引进的IP有清晰的认知,定位目标用户,为改编方向提供参考。由于篇幅有限,详细的调研过程和分析在此处不做分享。可以参考《数据驱动游戏运营》中的调研案例。
步骤二:IP价值分析
首先说说为什么要分析IP的价值?
IP本身是虚的东西,我们通过IP价值分析,把IP具象化,具体到数据指标就可以包括它的电影票房、周边售卖、版权收入以及各个贴吧、微博的粉丝数等等。
IP包含哪些价值?
IP价值包含用户价值,商业价值,内容价值,战略价值,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常用数字来量化的是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围绕着这两方面,可以先整理一个大致的分析框架,如下图。

关于IP级别的定义,需要有大数据支持,比如,之前分析过很多IP,爬取过相关的数据,有横向比较的数据参考能得出该IP的级别。
步骤三、预估流水
关于流水的预估,有很多的方法。该案例的收入预估需要用到不同级别的I P带来的用户量测算模型,根据不同类型的游戏、题材和画风等指标的收入测算模型,不同金额的市场费投入带来的CPA测算模型等,最后进行综合评估。这块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暂不做详细的分享。
步骤四、预估IP谈判尺寸
步骤二的IP价值分析,已经预估出该IP的级别了,根据之前引进过的数据以及行业数据,能定位到每个级别对应的谈判尺寸。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IP的商业价值很高,是S级IP,但是转化为游戏用户的比例不高,比如:某虚拟形象IP,之前根据商业收入评估的品牌价值很高,超过37亿元,但是从之前联动的效果来看,都没有回本,并且用该IP研发的手游上线3个月后的排名就跌出了畅销榜前1000名。
因此,我们还需要测算利润数据,根据利润来评估IP价格谈判区间。
步骤五:IP引进建议
完成以上四步,相关的数据就都有了,在这个时候,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根据预估的谈判尺寸给出引进建议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数据分析的价值,往往就体现在你比别人思考得更深,能站在业务的角度、老板的角度,给出建议。
那么,对于这个IP的引进建议,我们应该怎么思考?
我们的目标是让老板做选择题,而不是做主观题。
我的思路是这样,给出四个选项,分析各个选项的利弊,让老板拍板。
第一个选项:如果买这个IP
如果买这个IP,我们看重IP的什么特色,比如世界观、角色、场景、怪物、情怀,相当于我们花钱买授权,如果买这个IP,谈多少价格合适,按照这个价格,我们做出来的产品能盈利多少。
第二个选项:如果用这个IP联动
因IP不吸量,只考虑授权形象、技能等游戏内容,游戏名称不用IP名称,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来谈判
第三个选项:如果不买这个IP
如果我们的美术,花IP引进费用于自创该IP的人物形象等,就不需要购买该IP,单纯形象设计,应该可以比IP方更好,但是少了用户的情怀
第四个选项:买其他IP
IP是游戏单机IP,特点是人物多+武器多,操作性强,但是此类单机游戏IP 对手游的鄙视链太严重,要吸引核心玩家,对游戏的操作要求非常高,但会让泛用户难以适应。
从这个特点看,可以考虑端游,动漫类的格斗向IP。
建议谈**IP,但如果要谈这个IP(肯定贵),我们的流水也要翻好几倍,探索方面也需要创新,担心该游戏的质量是否能撑得起这个皮。
如果没有数据分析,商务一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报个价格给对方,或者对方商务会发个报价给我们看是否能接受。
有了数据分析以后,老板能看到这个IP的预期,以及花多少钱能达到我们的预期,老板的心里有底了,就能更好的做决策了。
当然,要把这个分析做好,对分析师的要求比较高。以上的分析思路,供大家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何写好分析报告_案例1:IP引进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