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云社的相声除了搞笑,还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德云社的相声确实非常搞笑,这是人家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没什么好特别肯定的;除此以外,可能很多人认为德云社的相声就是俗不可耐,哪还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呢?其实不然,相声听的多了,自然就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体会到相声背后的一些东西。下面就分享一点我个人的观点。
德云社的相声教人向善
德云社表演的传统相声中,很多都是以历史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其中蕴含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观念。比如太平歌词《太公卖面》,取材于《封神演义》;《韩信算卦》讲的是楚汉相争中的一个故事小段;传统相声《捉放曹》《黄鹤楼》和太平歌词《单刀会》,西河大鼓《灞桥挑袍》等都取材于《三国演义》;传统相声《洪洋洞》取材于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太平歌词《挡谅》取材于元末明初的真实历史。
这些历史大戏不仅能帮助观众了解那一段历史,还能够从中看到英雄侠义、惩恶扬善、是非分明等等最为传统的道德观念,让人懂得什么是忠孝节义,什么是礼义廉耻;在我们这个传统道德日渐滑坡的时代,德云社能够通过相声这个载体,传递这样的观念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德云社的相声三观正确
在我们这个时代,三观正确也值得拿出来说一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然而现实就这么残酷,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每天都要目睹大量三观不正的真人真事,所以在听相声放松的同时,还能感受一下正确的三观,已是额外之喜。
由于张云雷的普及,京剧名段《锁麟囊》走入大量年轻人的视野;该剧不仅唱腔优美,其背后传递的价值观也相当朴实。一位富家小姐能够将自己最贵重的嫁妆赠与一位毫不相干的贫人之女,最后善有善报,体现了劳动人民最为质朴的价值观。另外,太平歌词《劝人方》,京剧名段《徐策跑城》,传统相声《杨乃武写状》等等都通过典型的故事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三观。

德云社相声弘扬曲艺之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曲艺,其中蕴藏着非常具有美感的东西,比如唱腔、唱词、旋律等都值得大书特书。我们熟知的京韵大鼓《黛玉焚稿》《叹晴雯》《百山图》;小曲《大西厢》等等,都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唱腔优美,旋律动听,传播力强,受众面广,能够很好的提升观众的审美,体会人生,感悟生命。
曲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德云社通过传播传统曲艺的方式传播文化;在通过相声搞笑之余,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树立正确的三观,追求真善美,这还不值得肯定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德云社的相声除了搞笑,还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