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制剂室,揭开“如法炮制”神秘面纱丨医院里 你不知道的

编者按

说起医院,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门诊、病房、检查室等。很少有人知道,医院里还“藏”着许多闪闪发光的“角落”,如代代传承的中药炮制制剂室、收藏百万份病例资料的博物馆、展示人体奥秘的科技馆、培训胰岛素移植的“供体猪”养殖基地……其背后都有着种种不为人知的故事。它们不仅记录历史的年轮,还“活化石”般见证医学的萌芽、发展,默默护佑着百姓健康。

即日起,长沙晚报健康版推出《医院里,你不知道的》系列报道,通过全媒体方式,让大家了解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提升自身健康素养。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杨蔚然

2022年岁末,以王志文领衔主演的热播剧《促醒者》中,医二代韩西林有句经典台词:“再好的药材,没有好的炮制工艺,它的药性也完全发挥不出来,现在好多传统炮制工艺都面临失传,所以老药工比大熊猫还珍贵!”

凡是中药材,入药前都必须经过炮制。而鲜为人知的中药炮制,是如何进行的?

新春伊始,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77岁的主任药师王竹鑫教授,领着弟子周宜、廖小娟来到医院制剂室,手把手传授中药炮制真经。记者跟随他们的步伐,揭开中药炮制神秘的面纱。

走进制剂室,揭开“如法炮制”神秘面纱丨医院里 你不知道的

“你不知道的”名片

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制剂室位于长沙望城区,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仅某一种自制药年产值就超1000万元,每年有5万余患者受益。最早的制剂室,中药炮制的炮、炙、切、煎等,是医院制剂室第一批制药人传统生产的立身之本。如今,槽式混合机、自控粉碎机、高效智能有孔包衣机、双头数片机……上千万元的设备各司其职。炮制上遵循的是前辈优良的炮制法则。

走进制剂室,揭开“如法炮制”神秘面纱丨医院里 你不知道的

实地探访

中药材入药前均须炮制,但其工艺面临失传

据相关报道,目前我国常用的中药材有2000多种,临床常用中药有600多种,但据粗略统计,全国从事炮制工作的只有百余人。

“之前,很多老中药专家及老药工的学术经验得不到传承,使得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王竹鑫表示,中医的疗效除了靠医术,中药的质量非常重要,而中药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的中药炮制工艺。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后继有人了。2022年上半年,我们药剂科的副主任药师周宜、主管药师廖小娟,成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而王竹鑫本人,被批准成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记者看到,“炮制”课现场设在制药车间宽敞的封闭天台上。进入天台,长条桌上的柴米油盐醋、锅碗瓢盆勺格外显眼,还有几个煤气罐。“其实,这些都是老师讲课的道具。”廖小娟告诉记者。

“凡是中药材,入药前都必须经过炮制,好饮片来源于炮制得法,否则再高明的方子,疗效也会大打折扣。”王竹鑫解释,炮制的意义就是保留有治疗作用的成分,使药材纯净,增强药性、降低毒性及副作用。她说:“2006年,中药炮制成为国家非遗项目,但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我们常做的‘功课’。”

走进制剂室,揭开“如法炮制”神秘面纱丨医院里 你不知道的

察颜观色得炮制之法,以防假药材损害百姓健康

取净荷叶数张,整齐平放在锅内,盖上锅盖,密封,上压重物,锅上贴几张小白纸条,放数粒大米,用大火加热……跟随着廖小娟“焖煅荷叶”的步骤,王竹鑫向记者介绍道:“中药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焖煅法。”她说,煅烧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浓烟从锅缝中逸出,应随时注意用盐泥堵封,以防空气携氧进入锅内,造成炭化的药物燃烧灰化。焖煅一段时间后,等锅上米粒变成深黄色时,停火,待锅凉后取出。完整的荷叶炭呈现,叶面为棕褐色或黑褐色,黑如漆,明如镜,气焦香、味涩。“荷叶炭有收涩化淤、止血功效,用于多种出血症及产后血晕。”

接下来的“麸炒山药”“砂炒鸡内金”“米炒斑蝥”,更是让记者目不暇接。光“炒”,就有清炒、加辅料炒。搞这么多“花样”是为何?王竹鑫说,如苍术这味中药在炮制时,要先用蜂蜜炒麦麸,再拿麦麸炒苍术,炒至苍术表面深黄色、焦香气等。用麸炒后,苍术燥性缓和了,健脾和胃的作用增强。但如今一些商贩,用锯木屑代替麦麸,这样炮制出来的苍术,病人喝了就达不到疗效。

“如法炮制,要有鉴别功力,中药鉴别犹如古董鉴别,最重要的是自己肚子里要有‘货’,多了解造假手段,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否则百姓健康将受到损害。”王竹鑫认为。

她说,一个优秀的中药师,拿到中药材的一瞬间,可以凭借闻气味、掂分量、看成色、查特点来判断真假,假药材做得再逼真,也难逃“老口子”的法眼。如鉴别优质的天麻,要看是不是“鹦哥嘴、肚脐眼、扁圆体、芝麻点或潜伏芽、断面角质一条线(野生天麻)”;正品的三七,可以用“乳包、钉角、铜皮、铁骨、菊花心”11个字来概括。

走进制剂室,揭开“如法炮制”神秘面纱丨医院里 你不知道的

见证者说

自掏腰包买稀缺中药材,炮制患者的“救命药”

廖小娟指着办公室数十盆花草告诉记者,这是铁皮石斛、金银花,那是“金线吊乌龟(白药子)”“江边一碗水(八角莲)”……诸药以草为本,这些花花草草皆祛病,生津养胃、清热解毒、止血止痛。

去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居家消毒避瘟、烟熏用的苍术是生苍术,温燥而辛烈,能驱除秽浊恶气。“我们给新冠患者会诊用药时,煎服用的苍术则为麸炒苍术,辛味减弱,燥性缓和,增强健脾和胃的功效,这就是炮制的作用。”廖小娟说。

2021年下半年,湖南省中医院的专家赶赴株洲指导抗疫。有新冠康复期患者因服药感到胃肠道不适、情志焦虑,还有儿童患者不愿进食中药。经过会诊,专家考虑用“甘麦大枣粥”改善患者食欲。“其中有味炙甘草,是将净生甘草片与适量炼蜜拌匀,闷透,置于锅中小火翻炒,最后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晒凉即得。”周宜说,炮制后的炙甘草补益功效增强,患者服用药膳粥后,食欲大增,腹胀、乏力、大便不调等症状明显改善。

“除了口耳相传,有时候老师的真经是潜移默化传下来的。”周宜介绍,“老师15岁考入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前身)首届药专班,从事中药科、教、研、制剂、炮制、传统中药饮片经验鉴别60余年,研究出国内首个用于外科手术后、促进腹部手术肠蠕动的中成药‘厚朴排气合剂’,收录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目前已被纳入《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

“老师教诲我们,炮制药材不能偷工减料,你制药人家看不到,但我们要凭良心做事!”成千上万面世的中药,饱含着代代药师的操守和情怀。“由此,我常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相虽贵必不敢省物力’自勉。”周宜说。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做濒临灭迹的中药材发掘、搜集和整理的课题项目。”周宜指着药剂科两个大橱窗说,他们通过民间收集、同道邮寄、网上搜寻来200多种中药材,贝壳类如珍珠、紫贝齿、瓦楞子、甲香等,还搜集了动物类如鹿胎、紫霄花、海狗鞭等罕见药材,“这些稀缺中药材中,对有些患者来说就是‘救命药’,老师常常自掏腰包买回来,第一时间指导我们如何炮制。”

时代心声

中医药成果是为惠及民众,保护传统工艺迫在眉睫

结束采访时,记者遇到一家制药公司的小伙子。“‘如法炮制’这一课,我感觉一辈子都学不尽。”1994年出生的杨小羽说,如今在大型制药公司,传统的“一方一法”制药模式,逐步呈机械化、规模化甚至数字化,但遵循的依旧是前辈优良的炮制法则。

大型制药公司也常举办“传统中药技能竞赛活动”“全省中医医院中药炮制骨干培训班”等活动,邀请王竹鑫教授讲课,详细讲述洗、切、捣、磨、蒸、煮、煅等炮制药材工序的要领,以及了解炮制常用的酒、醋、盐、姜汁、药汁、麦麸、土、河砂等辅料。

杨小羽说,中药炮制研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炮制机理缺乏系统研究、传统技术缺乏延续、人才培养缺乏相应政策、专业研究缺乏平台支撑等,都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湖南省中医院药剂科主任聂孝平表示:“药为医用,医因药存。如果中药炮制、鉴别环节出了问题,药材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影响百姓的生命健康。”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宗旨是服务百姓,让中医药成果更多惠及民众,继承和保护传统中药炮制工艺迫在眉睫。

记者手记

传承创新护健康

中药材从类人猿开始,历经饥饿、瘟疫、战争及历代发现和总结、现代研究等,发展到目前,我国已有2000余种经过研究的中药材上市。

“如法炮制”,曾出现在清代长篇小说《镜花缘》中,李汝珍在讲述讨伐武则天的军队时写道:“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本意是依照现有的方法、样子去办事,更早的解释与中药制作相关。后有延伸意义,如果一味地如法炮制,汤不换、药不换,就是一种因循守旧,难免会阻碍大局的发展。

如中药材斑蝥。生斑蝥口服毒性大,若胡乱使用,重症者可致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而亡;如法炮制后,米炒斑蝥,减毒增效,有破血逐淤、散结消瘤、攻毒蚀疮之功效。这使人明白一个道理,社会在变,思维也要变,应循着时代的步伐,炮制适应当今社会所需的高品质中药。不用毒性药材,能保护健康,利己利民。一代代人,应将承古贤明、知古不明地做好“中药材安全为人所用”。

一些很难通过文字记录表达的“祖传秘诀”,需要老药师“手把手”地教。尤其是那些前人留下来的珍贵教材、传统工艺,是不是更需现代人用新时代之研究,更集心、集力、集资推陈出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走进制剂室,揭开“如法炮制”神秘面纱丨医院里 你不知道的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9876.html

(0)
上一篇 2024-06-12 11:38:09
下一篇 2024-06-12 11:40:37

相关推荐

  • 【英国留学】英国QS前100学校,这三所大学还有机会申请哦!

    原标题:【英国留学】英国QS前100学校,这三所大学还有机会申请哦! 很多小伙伴对自己要求比较高,觉得自己至少得去个G5,或王曼爱华,有的则要求至少去个QS100。像今年有这种要求得挺多的。很多小伙伴想去的最终学校可能被大学放进waiting list里面,有的则是想趁着大家最近都在占位,想捡漏最后一波!那目前还有机会吗?根据学校的截止日期,和当下目前依旧在…

    杂谈 2024-06-11
  • 个人自我鉴定800字通用

    个人自我鉴定800字通用(一)  回首往事,在这四年多姿多彩的学习中让我收获了很多。我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思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刚踏进校门的我,对于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经过思念的努力,在我的专业课方…

    杂谈 2024-06-10
  • 干部年度个人自我鉴定如何写好,这10篇范文汇编可以参考

    思言享语: 体制内工作,年终要填写年终考核表,考核表中,自然要填写一年的工作情况。也就是自我鉴定的材料,有些朋友,这类材料也不太会写,写来如流水账,缺乏条理性。本期,思享君为大家带来干部年终个人鉴定材料汇编10篇,每篇都很精彩。这类材料,建议人人都下载一份。因为这类材料,除了年终鉴定所用,还可以用来写考察报告,写个人现实表现材料,写学习鉴定以及干部考察谈话、…

    杂谈 2024-06-11
  • 青春激扬 一个学生妹的华山游攻略(华山学生证门票价格)

    华山,每年百万人慕名而来,对于怎么游,怎么选择交通,怎么选择路线,怎么选择住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安排,华山君以前写过不少的攻略供大家参考,可是官方新浪微博上还是一直有不少人在咨询。最近,华山君在 华山,每年百万人慕名而来,对于怎么游,怎么选择交通,怎么选择路线,怎么选择住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安排,华山君以前写过不少的攻略供大家参考,可是官方新浪微…

    杂谈 2024-06-12
  • 端午节:六月十四日,2021年,365日,一日七话题(6月14号端午节放假)

    1、一历史,历史上的今天 1934年——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影片《渔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成立。 2、一风景,照片中的今天 3、一人物,今天的人物 2008年——著名医学家裘法祖教授因病抢救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4岁。 4、一事件,今天发生的事情 为期三天的《循证实践之实操培训……从回合式教学到互动框架教…

    2024-06-1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