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又到啦
提到3·15大家一定会想到一个词
打假

假烟、假酒
假牙膏、假鸡蛋、假饮料
······
李逵和李鬼让人分不清楚

造假者以“假”欺骗群众
给大家的造成损失、带来伤害
日常生活中
除了“假”的商品
还有“假”的网站、“假”的快递、“假”的领导……让人防不胜防
3·15到来,打假!更要反诈!

虚假客服、虚假快递诈骗
菜乌裹裹、菜乌驿站、菜鸟菓菓……
哪一个才是真的?



近期不少诈骗短信,傍上了“菜鸟”,打着快递破损、邮寄礼品等旗号,忽悠消费者加微信、打电话,进而实施诈骗行为。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反馈,自己收到了类似短信,刚开始还真以为是菜鸟发的,仔细一看才发现并非如此。这些其实都是,骗子围绕着快递在“做文章”,正规的快递公司不会以包裹签收等问题为由,引导用户做任何转账、退款等资金操作,更不会私自要求添加用户个人社交账号。
诈骗套路
1 、骗子通过不法渠道窃取个人信息,发送短信或打电话“撒网”;
2 、一旦有人相信,骗子要求添加网络联系方式,通过专门“话术”诱导当事人扫描二维码或点击网址链接,或下载安装不明APP,要求当事人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联系方式,进行所谓“身份验证”;
3 、查询到当事人支付宝或银行卡有没有钱,如果有钱就发起转账,此时当事人会收到验证码,骗子谎称“确认后就可以退款”,获得了验证码,就能把钱转走。
民警提醒:
收到此类短信或电话,一定要保持警惕,通常可以不予理睬。如果担心网购环节存在问题,应通过网购平台,查询该笔订单的方式进行,必须通过购物平台联系商家客服,或联系平台、物流官方客服。要记住:无缘无故主动打来电话的“客服”,送上门来的“服务”、“优惠”,往往都不靠谱。
冒充领导、冒充熟人诈骗
2023年3月10日,家住北碚区静观镇的黄某被人冒充熟人诈骗,不法分子盗取了黄某朋友的QQ号,然后通过QQ联系黄某,以虚假转账截图,要求其帮忙转账并对其实施了诈骗,黄某在没有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通过扫码付款的方式给对方支付了4800元,后又转账8000元,共计被骗了12800元。

诈骗套路
在冒充熟人类诈骗中,诈骗分子通过冒充熟人、朋友等,利用微信号、QQ号等社交账号,以生病、车祸等为由,向被害人借钱,或者谎称自己微信、支付宝受限制,自己先将钱转给被害人银行卡,并制作发送虚假转账截图取得被害人信任,请被害人帮忙转账给他人,骗取钱财。过程中可能诈骗分子会以跨行转账有延迟为由解答为何没有没有收到转款。
2023年3月10日,谭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自己是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民警,谭某涉嫌一个非法洗黑钱案件,要对其进行立案调查。缺乏防范意识的谭某,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APP,并参与了对方开设的线上会议,开启了屏幕共享,对方通过谭某的手机屏幕获得了银行卡验证码,用其个人信息注册了数字人民币APP,并将银行卡里面的钱转到了数字钱包里面,然后再通过数字钱包转账到对方数字钱包,共计损失17900元人民币。

诈骗套路
在冒充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执法人员,不法分子声称被害人名下的银行卡、电话卡、社保卡、医保卡等具有消费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或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护照有问题,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展示虚假通缉令或发送公安办公环境视频取得信任,要求被害人去人少或封闭空间配合调查,下载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屏幕共享,以清查资金、转入安全账户等为由转账实施诈骗。屏幕共享时手机可能会被诈骗分子远程控制,公安反诈电话可能无法接入、短信无法接收。
民警提醒
对于各种冒充类诈骗,要坚持“不轻信、多核实、慎转账”,多学习反诈知识,对各种冒充类诈骗有正确的认识和应对方法。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等信息。接到不明电话或者QQ微信的留言,不要轻易相信,涉及到钱款等事项,要格外警惕。不要点击或扫描陌生链接、二维码,更不要提供手机验证码。此外,“公检法”机关、银行工作人员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您直接进行转账、汇款。
不法分子用“假网站”“假信息”“假身份”等
设置骗局,进行诈骗
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伤害
如何有效防范电信诈骗
要做到“三不一要”
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3.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单位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4.要及时报警。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315消费者权益日 | 3·15不止要打假!更要反诈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