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芒种不一般,老话说:“芒种节气有三怕”,到底怕什么?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随着时间的飞逝,马上就进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了。
芒种,这也是一年阳气上升的最后15天。因为过了夏至,随着阴生的开始,白天的时间开始变短,黑夜的时间又开始延长了起来。
一说到芒种节气,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农忙种收的季节。其实也是这样,随着小麦的渐渐成熟,到了这个节气也是农种大忙的时候了。
可是芒种节气和小满一样,对于农民们来说也是有怕的,所以老人说的:“芒种节气有三怕”也是由此而来。那么进入芒种节气后,到底怕什么呢?我来说一下:

芒种节气的特点: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这是陆游的一首诗,从诗句来看,在芒种的这个节气里,也充分看出了人们农忙的时节。当然在这个夏忙的日子里,也是关系着一家人的心情。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太阳黄经在75度,北斗星的斗柄指“巳”位,一般的情况下芒种的“交节”时间在公历的6月5日~6月7日。
而今年芒种的“交节”时间是6月6日,农历的四月十九。
当然对于芒种的节气,老祖宗也把芒种分为物候现象,并确定为现象三候:
一候:螳螂生,二候:[gf]4d17[/gf]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芒种交节的1~5天,感受到阳气的生发,田野里小螳螂开始破茧而出。
到了芒种节气的5~10天,阳气生发的厉害,这时候山上的伯劳鸟开始鸣叫了起来。
到了第三候,也就是10~15天,山林里的“反舌鸟”或许感到太热的缘故,从而止住了叫声。
所以来说,古人以物候现象充分地表达了芒种这个节气的特点。

今年芒种不一般:
今年芒种节气的“交节”时间是公历的6月6日6点18分10秒左右,按照干支纪年法来说,就是:癸卯年,戊午月,乙未日,己卯时。
在五行中,癸为水,卯为木,戊为土,午为阳火,乙为木,未为土,己为土,卯为木。
所以来说,此时芒种的力量特点是,土木多火少,而无金,而乙木已经被土包围着。
而乙木代表着树木生长的力量,所以如果需要生长,必须有丙火和癸水才行,比如太阳的光照和雨水的滋润。
此时癸水无根,虽然有雨水,可是这也需要太阳光的照射,庄稼生长的速度才能加快,所以这时候正是需要阳光的时候。
但是由于芒种的这一天,太阳在申,月亮在寅,因为寅申相对的原因,此时火气的力量不现,这一天以阴天为主。

“芒种节气有三怕”的意思:
第一,芒种怕下雨,打雷。
芒种节气,顾名思义来说,也就是“忙着种”的意思。这也预示着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也是农民们收获小麦和水稻的时节。
虽然说下雨打雷在夏天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可是下雨也要分时候的。如果在“谷雨”节气下雨,那么这时候的春雨贵如油了,毕竟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也是很符合自然规律的。
但是如果在芒种的时候下雨打雷,那么对于庄稼的收成也是有影响的,其具体原因是:
芒种怕打雷
在农业生产的俗语中,有“芒种打雷是旱年”,“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等几种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个芒种节气节气打雷,那么在以后的时候,会出现干旱的天气。
毕竟在夏天的时候,农作物最害怕干旱了,这样会造成庄稼的收成不好。特别是是古时候灌溉水平的落后下,更是怕干旱,但是到了现在由于人工降雨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现象已经过时了。

芒种怕下雨
这是一句关于芒种的俗语:“芒种雨涟涟,夏至要旱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芒种”这天下起了小雨,那么在这芒种的后的十五天,其温度是比较高的,一直延续到夏至这个季节。
但是这时候,庄稼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刻,所以在少雨的情况下,会影响今年的收成。
当然这时候,此时芒种也正处于麦收的关键时候。所以期间如果下雨,那么小麦沾上雨水就会发霉,而俗语“麦收如战场,一场大雨一场空”,也是说的这一点。
芒种怕冰雹。
在夏天的时候了刮风下雨,甚至下冰雹是正常的现象,毕竟这也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但是来说,如果在小麦收获的节气,突然下起了冰雹的话,那么对于农民的小麦收获自然也是一种影响。
从一方面来说,一些庄稼比如花生,大豆,春玉米在这个时候正处于“盛花期”,也是结果实的关键阶段,此时如果被砸落到上面,会造成后期的粮食减产。
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如果这时候冰雹过大,不仅影响小麦和水稻的收获,而且还会引起倒伏,让麦收无法进行。

第二,芒种怕大风。
此时的芒种节气,也正是夏收作物成熟的时候,这时候除了下雨对于庄稼有影响外,其实大风天气对农作物的收成也是有影响的。
当然俗语“麦黄西南风,麦收一场空”也是说的这个意思。其意思是说:
这时候的小麦正处于收获前的灌浆期,如果这时候受到大风的危害,小麦的植株不仅会倒伏,甚至在小麦粒的灌浆速度和小麦千粒重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在缩短灌浆期的情况下,对于小麦的收成也起不好的。
当然古书《田家五行》是这样说的:
“最畏芒种后半月内有西南风,言梅里有此风,必有霖霪之雨。”

第三,芒种怕在端午节之前。
在俗语中,有这样几句说法:“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还有“芒种端午后,处处酒和肉”等等。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芒种节气在端午节之前,那么小麦就成熟的比较早,发黄的比较早。
但是对于小麦来说,小满的时候正处于小麦的灌浆期,小麦的收成时间当然越晚越好,这样小麦粒才能饱满,获得丰收。
但是在芒种的时候,田地里的小麦已经被收割完毕,那么小麦的收成就不会太好了。
至于“芒种端午后,处处酒和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此时芒种已经种上玉米等庄稼,在经过了雨水的浇灌后,今年的玉米和小麦肯定是大丰收的,这样在有粮食的情况下,必然也是有酒有肉了。
写在最后:通过上述来说,其实芒种节气关系着庄稼的收成,所以这个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此时,农民们一定要适时的看好天气,及时的抢收或者抢种才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今年芒种不一般,老话说:“芒种节气有三怕”,到底怕什么?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