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里没矿别谈理想”,张雪峰谈高考志愿填报,再爆金句引热议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而且很多人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调侃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现实总是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必然需要进行取舍。高考填报志愿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分数的限制,可能很多学生都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但是高考分数、录取线、专业的就业率等等都制约了学生的选择,有可能就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这个时候多数学生都会向现实低头,也有人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但是究竟该怎么选择呢?“考研名师”张雪峰说出的一番话真是太清醒了,而且充满现实,再一次在网上“炸开了锅”。
“家里没矿别谈理想”,张雪峰谈高考志愿填报,再出金句引热议
张雪峰向来都是以犀利的风格著称的,所以他在谈论一些问题的时候就常常口出金句,别人不敢说的话他全都能说,因此也惹来了不少的麻烦,之前的“新闻专业”就是一个例子。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上,他说出的话也是非常接地气的,他表示自己直播连线都会遇到一些“理想型”家长,表示不想禁锢学生的梦想,孩子想学啥专业就学啥专业。
他对这句话也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从理想的角度来说,家长这么想没什么错,但前提是你得有家底,家里有矿想怎么折腾都行,怎么样都有家里托底。
但是如果家里没矿就不要谈什么理想,一个家族里面必须要有扛大旗的人,承担重要的责任,所以选择专业的时候不要总想着理想,而是要讲究落地。
换句话说就是你得考虑就业的问题,有些专业虽然看上去很有趣,也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将来就业艰难,家里又一点忙都帮不上,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学生。
当然他也不是不让学生追求理想,有梦想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但是追求梦想的前提是要有坚强的后盾,总不能让家长为学生的理想买单吧!
这样一番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有些人还分享自己的经历证明他说的是对的,就因为选择专业的时候太理想化,导致后面就业困难,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和同龄人的差距也逐渐拉大。
张雪峰的观点为何能如此受认可?归根结底是四个字:将心比心
张雪峰金句频出,也总是会因为犀利的点评和观点,惹恼一些“专业人士”,但是他在学生和家长中间的人缘却非常好,总能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考生更十分认可他的言论。
这么多的认可的背后,说到底就是四个字:将心比心,之前在面对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专业值不值得报考”的问题时,张雪峰就说过自己是普通家庭出身,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自然知道哪些专业更是现实,更适合普通学生,所以才会直言不讳。
另外张雪峰深知学生和家长的痛点,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人生转折点,所以他才会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去进行解答,能够换位思考自然能说进人的心坎里。
当然他的观点虽然很值得一听,但也仅供参考,学生如何选择还是要看自己的意愿和现实情况,他人说再多都不如学生自己理清思路,多方面了解之后再做决定才是明智的。
高考志愿填报至关重要,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少走弯路
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选择一个学习方向那么简单,相当于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专业选择更是和未来的职业息息相关,所以志愿填报环节远比高考更重要也更复杂。
家长和学生经常在志愿填报环节纠结,生怕“一步错步步错”,在笔者看来,未来的形势虽然变幻莫测,但是也是可以预判的,只要遵循以下原则就能少走一些弯路。
就像张雪峰老师说的那样,志愿填报不能只谈理想,还需要考虑现实因素,也就是说就业问题必须要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因此遵循“以始为终”的原则从后往前考虑,就能减少“毕业即失业”的可能性。
另外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性,尽量遵循“先专业后学校”的原则,选择一个好专业再挑选社会认可度高的院校,如果实在没有专业方向,那么就先挑选好学校,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学习平台,总之就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选择。
最后填报志愿需要遵循“一冲二稳三保底”的原则,可以冲击自己理想的院校,但也一定要有个保底的,减少滑档甚至是落榜的可能。
【笔者寄语】张雪峰老师常常语出惊人,但是说出的很多话却十分接地气,可能会戳到某些人的痛处,可都是掏心窝子的大实话,难怪家长那么爱听他的建议。
在志愿填报环节,家长和考生纠结也很正常,但是就如张雪峰老师说的,不要太理想化,空谈理想不谈现实很吃亏,还是得考虑落地的问题,希望学生和家长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话题:你如何看待张雪峰老师的观点?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创
“家里没矿别谈理想”,张雪峰谈高考志愿填报,再爆金句引热议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