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网络祭扫人次同比增 275.7%,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今年流行云祭扫?民政部:清明节假期首日,近700万人次参与网络祭扫

今年清明,群众对网络祭扫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据民政部官网,清明节假期首日(4月3日),各地共接待祭扫民众58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69.8%;参与网络祭扫民众6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5.7%。各地祭扫活动安全有序。

4月3日是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各地迎来民众集中祭扫高峰。因今年清明节假期恰逢国内疫情高发时期,官方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加之当日各地共计18011个殡葬服务机构因疫情分级防控要求未开放,前往殡葬服务机构参与祭扫活动的人数大幅减少。

据民政部清明节祭扫工作办公室对全国各地18925个开放的殡葬服务机构数据统计,共计接待祭扫群众583万人次,疏导车辆约123万台次,参与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32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9.8%、62.5%、12.5%。

据官网介绍,全国共有2304个网络祭扫平台,网络祭扫群众6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5.7%,证明网络祭扫被公众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民政部通报,由于各地提前组织部署,强化祭扫安全管理,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倡导移风易俗,群众集中祭扫活动秩序良好,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网络祭扫人次同比增 275.7%,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江西丰城和广西龙州

为烈士线上搭建骨灰堂

据央视新闻,江西丰城和广西龙州两地合作,为丰城籍牺牲安葬在广西龙州烈士陵园的烈士们搭建线上烈士陵园骨灰堂,方便亲属开展远程祭扫

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网络祭扫人次同比增 275.7%,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烈士亲属 徐美珍:我们可以不出远门,就地扫墓,既符合防控防疫不流动的要求,也让我们这些家属可以实时表达思念。

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网络祭扫人次同比增 275.7%,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清明节前,丰城市还组织志愿者、学生等通过宣读《烈士的一封家书》和拍摄清明祭扫短视频等措施,方便群众通过线上瞻仰烈士陵园,避免人员扎堆。

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网络祭扫人次同比增 275.7%,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江西省丰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科长 曾适杨:依托乡镇服务站,组织红色志愿服务队,对现役军人、军人家属和有需求的群众开通直播代祭扫,实时远程祭扫。

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网络祭扫人次同比增 275.7%,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网上祭扫成新趋势

有平台日均新增用户15万

据光明网,在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某网上祭祀平台,现实中的公墓和纪念馆就被“搬”到了网上,方便人们随时祭奠缅怀。

“爷爷奶奶,今年清明节,因为工作和疫情原因没办法回去看你们,我通过网上祭拜看看你们,希望你们在那边能好好的。”

登录“孝爱之家网”,万州人罗晓云用网站的虚拟货币天堂币”购买了一对虚拟的平安烛、花篮、翠柏和一桌“丰盛”的饭菜水果,供奉给去世的爷爷奶奶。

罗晓云重庆中心城区工作,奶奶安葬在万州区的一个偏远农村,回乡祭拜路途遥远,清明假期比较短,回去一趟不特别方便。她选择在网上给爷爷奶奶搭建了一个纪念堂和墓园。

“我现在把这些祭品放到虚拟墓地上,很多都是他们生前喜欢吃的东西。还燃放了烟花,你看,这墓地上热热闹闹的,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之情。”罗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在该网站看到,只需免费注册,即可上传逝者的生平信息和照片,网站自动生成逝者的专属墓园和纪念堂,供亲属缅怀祭拜。网站商城提供各种祭品,香烛纸钱、烟花炮竹,各种鲜花、时令水果、饭菜和酒水,甚至还有猫狗等宠物,还可以放置代替自己祭拜的人物形象。这些祭品全都是虚拟的,有的免费,有的在1元到几十元不等,全年祭品套餐最高价值300余元人民币。

网上祭扫平台如今正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重庆孝爱之家网络科技集团市场运营总监平辉飞介绍,随着清明来临,该网站活跃用户飙升,日均新增注册用户15万,总注册人数超1500万。其中,用户最活跃的节点一般是在春节、清明节、中元节这三大传统祭祀节日。

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网络祭扫人次同比增 275.7%,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全国多地云祭扫、代祭扫兴起

据经济日报,3月份,天津发布通告,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提供现场祭扫服务。为方便市民寄托哀思,天津市市属殡葬服务单位积极开展代祭活动,为祭扫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天津市第二殡仪馆业务一科负责人薛立霞说,“第二殡仪馆举行集体代祭活动,同时推出面向市民群众的免费代祭服务。目前,已有100多名市民通过电话预约”。免费代祭服务包括鲜花祭扫、致追思词等多个环节,并用视频记录,弥补市民无法到场的遗憾。

4月1日,江西南昌2022年清明集体代祭扫活动在瀛上墓区启动,南昌市殡仪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每个墓位前都摆放了鲜花。受疫情影响,南昌市暂停了今年清明节现场祭扫活动,各县区陆续启动清明代祭扫活动,许多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主动承担起了代祭扫的责任。

“据统计,祭扫活动涉及瀛上墓区、经营性公墓、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及历史埋葬点墓位总计超过5000个,我们准备了40多万枝鲜花敬献。”南昌市民政局殡葬管理科科长周憬说。

4月2日,南昌市民张俊点开“南昌民政发布”微信公众号,进入“纪念空间”留言追思。“每年清明节,我都要给奶奶扫墓,今年我用‘云祭扫’方式,同样可以寄托对奶奶的哀思。”张俊说。

“自2020年推出至今,网上祭扫平台累计访问量达34万人次,抚慰了很多逝者家属。”南昌市殡仪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叶松说。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从3月份起,就在当地公墓设立信箱,群众可以将寄托哀思的纸质信投至此处,或直接扫描二维码“寄”出怀念。海曙区民政局副局长周永存说,“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保护好自身健康,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最大负责,也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云’端祭扫也一样可以传递思念”。

翻阅海曙区公墓电子信箱来信,朴实无华的文字让人感动。“外婆,从小是您一手将我带大,对我关怀无微不至,您在天堂还好吗?”“妈妈,有时梦中会出现您的身影,我好想念您!”……无形的信纸寄托了浓浓的亲情,也让祭扫方式更加文明。

据介绍,除了投递信件,当地居民还可通过“宁波民政”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祭扫。根据提示,输入逝者的姓名、陵园或安息堂的地址等信息,就可为他们创建祈福馆,送上一束鲜花、点上一盏明灯,倾诉内心的思念。

编辑|段炼 杜波 王嘉琦

校对|孙志成

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网络祭扫人次同比增 275.7%,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民政部网站、央视新闻、光明网、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网络祭扫人次同比增 275.7%,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5365.html

(0)
上一篇 2024-06-12 18:01:16
下一篇 2024-06-12 18:05:15

相关推荐

  •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一年一度又清明,在这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寄托追思的时节,适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培育文明新风,巩固疫情防控良好势头,现就清明节文明祭扫向全局干部职工倡议如下:   一、倡导文明祭扫。心中有情,不分远近。倡导通过举办家庭追思会、书写心灵家书、网上祭祀、植树踏青等现代文明…

    2024-06-10
  • 金牛座|07月02日|明日运势

    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金牛座2023年7月2日整体运势 1. 金牛座今日指数: 综合:   77 还行 爱情:   81 不错 工作:   77 还行 财运:   67 平平 健康: &nbsp…

    2024-06-12
  • 选调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基层锻炼工作总结

    选调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基层锻炼工作总结 自2018年7月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到胶州市**街道办事处城献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职务,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时间里,为了尽快进入“村支书助理”这次角色,我通过和村干部与党员交谈、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走访入户,全面掌握村庄的各项基本情况,让个人的能力与特长能更好的发挥在所任职的岗位上。 这两年来,在组织的…

    杂谈 2024-06-10
  • 短暂之美:揭秘“Long”反义之奥秘(long的反义词)

    1. 时间的短暂 在生命的舞台上,时间宛如飞驰的流星,转瞬即逝。与“long”相对应的反义词,就是那短暂而美好的瞬间。无论是绚烂的日落,还是短促的笑声,都是时间短暂之美的体现。与长久相比,短暂时刻可能更加珍贵,因为在短短的瞬间里,我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和美好。 2. 空间的有限 与长长的距离相对应,有限的空间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亲近感。望着身旁亲密无间的朋友,…

    杂谈 2024-06-12
  • 各科实习自我鉴定

    急诊科: 本人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实习态度端正,实习动机明确,工作主观能动性强。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现已了解了预检分诊和院前急救的流程,熟悉了急诊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掌握了洗胃、心肺复苏、除颤等急诊专业技术和急救仪器的操作、维护。 基本掌握了急诊科常见病的…

    杂谈 2024-06-1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