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志愿者:
大家好!
我叫xx,家住兴苑社区,是一名大学生,更是一名青年志愿者。今天站在讲台上发言,我感到既紧张,又荣幸。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能够为社区的疫情防控提供服务,这不仅是一种幸运和骄傲,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去年十二月份,国内多地病例突增,河南再逢疫情“大考”。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寒假期间,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一到家,便在义马市志愿公众号进行了报名,从而,成了兴苑社区中的一名志愿者,成了一位参加义马防控疫情阻击战的战士。来到兴苑社区,叔叔阿姨对我十分欢迎,热情地给我介绍了防控疫情形势,并安排了任务。来参加这项工作的还有不少大学生,都是志愿者,我们本互不相识,但大家都特别积极。我们的工作是了解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回答居民对于疫情防控政策的疑问,登记人员流动的信息,积极督促居民做核酸检测等。
疫情防控什么政策?如何登记信息?怎样回答居民的疑问?带着这些困惑,我开始了工作,一时感到无从下手。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容不得我多想。在社区人员的帮助下,我开始了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在社区,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人员流动信息的登记,接听居民电话,回答居民的问题。虽然在此期间会有部分居民不理解,拒绝配合我的工作,甚至会有人指责我,让我感到十分生气又委屈。有好几次,我都差点委屈地哭出来,但我还是每天一遍遍重复着这些相同的步骤,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耐心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临近年关的几天,外地人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但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政策没变,防控输入一点也不放松,没有核酸检测报告不能回家,行程码变黄,没变绿,禁止放行等。电话联系的人,心情烦躁,说话语气难听。我始终忍耐着,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有时,因志愿服务受的气,忍受的委屈,眼泪在眼眶直打转,只能暂时放下电话,到屋外深深吸几口气,稳定一下情绪,又开始接听电话,为来电问询人员服务。就这样,我从每天早上到晚上,一天要接打几百个电话,为几百人服务,累得口干舌燥、手酸腰疼,始终没叫一句苦,没退缩。因为我知道,社区防控就是要把这些看似很小的事做好做细做实,才能不让疫情蔓延。这是我作为志愿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我对小区居民生命安全的承诺。
在几次全民核酸中,我的主要工作是扫码登记居民信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工作是大雪纷飞的一天,地上还有厚厚的积雪。我的我的手因长期在寒冷的空气中不停的工作,已经冻得紫红,甚至开始发抖;我的脚,因为长时间不停的走动,十分疼痛。但我不能休息,因为后面还有很多居民在等着我登记。风雪中,所有的志愿者也在努力着。不论是在雪中,维持队伍秩序的志愿者,还是弯腰帮助行为不便的老人在手机上登录信息的志愿者。我们都没有犹豫退缩,更不会放弃!今年3次居民核酸检测,我们共为居民扫码1万余人次。我们用行动展现青年的担当,也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在基层防疫一线,践行着我们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参加这次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我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了我的耐心,更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含义,体会到了社区工作的平凡和伟大。
我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和那些在抗疫一线人员相比,简直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但是,若每个人都成为一分萤火,最终会汇聚成一片星河。灾难无情,人间有情。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每个人递出一只手,扶一把,拉一把。路很难,我们一起往前走,等到最后一缕硝烟散去,我们再一次相聚。到那时,大家都脱去口罩在阳光下微笑!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疫情防控志愿者发言稿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