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起始日期2016年6月,本金5.4万,目前总金额9万,截止目前收益率66%

基金计划每月定投1000元,目前投入本金11100元,目前总金额12255元,截止目前收益率10.4%

投资一年六个月了,进入市场前,我就看了很多股票书籍,有基本面的,也有技术面的,技术面的看了几本之后就没有再看,短线高手肯定有,但不会是我。
2016年下半年买了很多股票。有印象的有34元的五粮液,9元的青岛海尔,5元左右的三一重工,22元的格力,都在赚了一点小钱后就抛出了,因为我就是一通瞎买,彼得林奇写的:从你身边寻找好股票。就被我照搬到了自己的操作中,类似这样的盲目操作还有很多。还有亏损的,马应龙。回头来看,如果我去年一直机械照搬彼得林奇这条准则的话,我成绩也会不错,我看的书介绍了从身边选择大牛股,而我们身边知名的品牌,大多都是知名的白马股。今年又是白马股的牛市。所以,不要把一时的投资成绩当作自己的水平,指不定就是运气好的原因。
去年刚下载证券软件的时候非常兴奋,原来茅台,伊利,格力都可以买!原来股票市场是这个样子的,我不仅可以买那些企业的产品,还能做他们的股东!
如果iphone5s手机火的时候你用买手机的钱买的苹果的股票,到今天已经有2台x的钱了,可以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还可以有8000元的收入。在一年前,我卖掉了我的二手5s,530块。这就是消费和资产的区别。消费品买来就开始贬值,但资产却会随着时间而增值。
为什么我没拿住那些知名公司?因为,我就是冲名字买的,别谈对公司有什么了解了,我作下买入的决定只用了一秒。那么相对的,我推翻这个决定也只要一秒。
目前,最幸运的一笔操作是在万科和恒大竞争一个什么的时候(已经忘记具体内容),在万科还在下跌通道的17元左右买了500股,结果买入不久后就开始涨停连板,依稀记得是24元左右卖出的,完全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我买入的理由很简单,跌了这么久了,该涨了。
去年6月开户,接近年底的时候账户上有6万左右,然后就开始猛跌,寒假回家时盈利全部回吐,还伤到了本金,但我也没有卖出我的股票,我看了看我重仓的浙江美大,盈利增长不错啊,淘宝的评价也不错,在集成灶里也算是个大品牌,再翻开它的招股书,当初的对手已经没落了,目前的对手火星人还没有上市呢。就是这样半吊水的研究使我撑过了这段时间的震荡。后来我就发现,急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10%要活活拖上你几个月!我浙江美大成本在10元左右,后来由于盲目补仓把成本补到了12.88元,最后在14元左右卖出了。后来我反思,为什么同一只股票,有人能赚1倍,有人赚20%,还有人亏损,就是盲目操作导致的。以我自己为例,我本来10元的成本,补仓买入的价位是14元左右,最后我又在14元左右跑掉了,第一次操作勉强成功,第二次就完全是鸡肋了,我记得补仓后浙江美大下探到了比12.88更低的位置,我的感觉就很难受了,本来是盈利的,结果被我补成了亏损。这就导致后来有涨幅我就跑了,没有享受到后面那波使我第一次买入和第二次买入都赚钱的升幅。若按我第一次买入的价位,现在这只股票盈利在70%+。比乱买的万科赚的多。
今年学了很多新知识,把自己想当然的,十分浅薄的分析方法拓深了,学无止境,前辈们的书和分析才读了冰山一角,要更加努力才行。
本年领悟到的最有价值的公式:股价=市盈率*每股净利润。
市盈率是市场情绪,不可捉摸,每股净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得来的。一个公司净利润增长10倍,在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它的股价也会增长10倍。如果公司盈利和市场估值同时双击,那就是投资者最想看到的戴维斯双击了。怎么预测市场情绪?没人知道,所以要买净利润可能保持一定速度增长的股票,然后静待风来,就算风不来,公司本身的增长也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投资不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抓住最核心最本质的,然后不断拓深它。技术面并非完全无用,至少可以用它来找阶段的买点和卖点,对所有的方法都不能抱有偏见。
基金账户的投资策略是把钱分成两份投入低估值的指数基金,进入正常就持有,高估就分批卖出。这个账户是给十年后退休的母亲用的,中间不会拿出钱来,高估卖出后投资货币基金,等到有低估值的指数基金后再次投入,十年后一次性取出。我估算投入的本金是14.4万,乐观预估取出时能有32万,实际要看市场先生了。这个方法十分简单,十年后,来看看这个简单的方法厉害还是我自己研究厉害,如果我没有战胜这个简单的方法,我将不再自己买股,投资全部交给指数基金。
2018,坚持阅读,投资是综合能力的反应,心理素质,坚持能力,刻苦学习等等一切都会反映在投资过程中,希望以后能通过投资达到财富自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资产盘点和总结2017年12月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