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科技 名字改变的解析 从现代汉语词典-科学教学两个角度解析 “科”科学与“技”技术。
二、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一)反应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数字时代的特征—立德树人–三观培养)
(二)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 (内容的六个主线—活动的逻辑(教的逻辑)-学生的认知逻辑(学的逻辑))
(三)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
(四)倡导真实性学习
(五)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纸笔测试可以参考)
三、 四大目标(思考四大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
(二)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
(三)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发扬创新精神
(四)遵循信息社会的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四、六条主线(内容的逻辑) 横纵分析主线内部和主线之间的逻辑
(一)数据 来源-组织与呈现-对现代社会的意识
(二)算法 问题步骤分解-算法的描述、执行和效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网络 搜索与协作学习-数字化成果分享-万物互联的途径、原理和意义
(四)信息处理
(五)信息安全
(六)人工智能
五、五个模块
六、 十七个主题 (跨学科思考)
七、生活关联-学科关联-学习关联
八、建议 以主题教学为抓手(系统设计、避免误区)
2022年5月18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科技》2022新课标解读-from郑老师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