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是现今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最复杂、种类最多的一类。被子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被命名为被子植物亚门,是高等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为:形态上具有不同于裸子植物孢子叶球的真正的花(尤其是有雌蕊);所有类别都有双受精现象,胚珠被包藏于闭合的子房内,由子房发育成果实;具有由少数(典型的是8个)细胞构成的胚,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被子植物的上述特征,使它在生存竞争中具备优于其他各类植物的条件。因其适应性强,自新生代以来在陆地上广泛分布,在植物界占有绝对优势。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1) 具有真正的花。典型的被子植物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4个部分组成。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分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于虫媒、鸟媒、风媒或水媒等各种传粉的条件,被自然界选择,得到保留,并不断加强,在数量上、形态结构上形成极其多样的变化。
(2) 具有雌蕊。雌蕊由心皮组成,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三部分。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子房在受精后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在形态结构上对各种传播方式产生了多样化的适应特征。
(3) 具有双受精现象。所有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胚,另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发育为胚乳(3n)。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象是它们有共同祖先的一个证据。
(4) 孢子体高度发达。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比其他各类植物更完善、更多样化。在解剖构造上,被子植物的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不仅有筛管,还有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5)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在孢子体上,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配子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具有进化的意义。
参考文献:
王文和,关雪莲. 植物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刘胜祥,黎维平. 植物学,科学出版社,20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被子植物」是什么?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