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是冬季的开始。立冬之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时间在每年的11月7或8日。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三月的开始。
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来划分四季,“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为四季的中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并称“四立”,都是季节的开启,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转折点。立冬,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如《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古时候,立冬人们杀鸡宰羊或是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为“补冬”。有谚语为“立冬补冬,补嘴空”,意思是嘴馋了,该吃点好东西了。人们食用一些能量高的食物补充热量为抵御严寒做好准备。
北方人喜欢在立冬之日吃饺子,民间流传故事,立冬吃饺子,不冻耳朵;广东一带在立冬日吃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做成的炒香饭;南京古代有立冬吃生葱之俗,冬季江南多湿冷天气,葱味辛、性微温,能解毒调味、发表通阳,使气运通畅,减少疾病发生,因此民间有“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之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人的养生之法:立冬进补 体健如虎 https://www.znbgj.com/archives/11730.html